在整本圣经中,上帝和耶稣基督有三次回答苦难这个难题。我们也许能从神的回答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次是在约伯记。约伯遇到了经典无解的苦难问题。他的三个朋友给出了我们人所能想到的所有答案。约伯总结他们的答案说:“这样的话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伯16∶2)从人那里找不到答案,约伯直接找神单挑:“惟愿我能知道在那里可以寻见 神,能到他的台前。我就在他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满口辩白。”(伯23∶3-4)。导致的结果是耶和华上帝在本书三十八章亲自出马,从旋风中回答约伯。上帝一口气以连环炮的形式从四章的篇幅给约伯提出了无数个的问题作为回答。我们也许很难明白为什么问题能够当答案,但约伯确实明白了这些问题就是他的答案。因为在四十二章,约伯自己承认:“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听我,我要说话。我问你,求你指示我。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虽然我们没法象上帝这么牛气的回答,但上帝与约伯的这段对话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对于正承受苦难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来说,最好的安慰不是约伯的三个朋友对苦难的解释,而是将让这个人来到上帝的面前,看到造物主的奇妙可畏,看到自己的渺小可怜,也要看到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些苦难上帝已经知道,并且怜悯眷顾。“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指头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当我们能在苦难中遇见上帝的时侯,我们也会发出象约伯这样的慨叹:“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第二次是在约翰福音第九章,门徒遇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就问耶稣:“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在这里门徒作为苦难的旁观者,象我们常人一样,会去思考苦难是由什么导致的,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教训,可以尽量避免类似的苦难。但耶稣却没有顺着门徒们的思路去想,而是想着怎样可以解决这个苦难:“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耶稣非常清楚好多苦难的原因不是一二三四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也有好多的苦难不是你想躲就能躲掉的。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在别人经历苦难时,怎样帮助他靠着神的大能和智慧走过去。利用苦难显出神的作为来。
第三次是在路加第十三章,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么。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么。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我想那些人告诉耶稣这件事时带有一定的庆幸和幸灾乐祸的心理。甚至在心里说:“不知道这些人今生或前世作了什么孽?”其实天灾人祸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我们要知道神容许这些事情的发生是要警告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我们这些还在顺境中的人不要光顾庆幸灾难没有临到自己,我们要趁着还有机会,赶紧悔改回到上帝的面前,自己已经悔改了的,也要赶紧劝他人与神和好。
纵观神这三次对苦难的回答,我们可以学习到:1)对于苦难中的人,我们需要带领他/她来到上帝的面前,真实的看见并经历上帝;2)面对苦难,我们应该学习如何靠着上帝的大能和智慧走出来:在苦难中显出神的作为来;3)想到苦难随时可能临到我们自己身上,趁着还有机会赶紧悔改,也劝人悔改,好使我们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苦难问题的终极答案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