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

光阴确实似箭,日月比太空梭还快,一转眼来美国已经十年。回忆走过的岁月,情不自禁的想起苏东坡的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来。当然,我的回忆中没有大诗人的那种生离死别的忧伤,有的只是对上帝的感恩和赞美:主啊,我今日成了何等的人、是蒙了您的恩才成的。

1。黑暗时期 (9/8/1998-1999年底)

我是1998年9月8日从旧金山进入美国的。我在倒时差的过程中被我的美国朋友(Mr & Mrs. Bev and Curt Chamberlain)拽着玩完了大半个加州。他们是我在河南郑州读本科时认识的外语教师,他们夫妇都是基督徒。他们对我非常的热情和慷慨。我的第一台电脑是他们买的,我从旧金山到亚特兰大的机票也是他们买的。如今Bev已经安息主怀,Curt在Idaho的一个老年公寓里安度晚年,而当年的孤单一人的我如今已儿女成群。虽然我现在不记得Chamberlain夫妇是否曾经给我讲过耶稣的故事,但他们无疑是上帝给我的第一个祝福,可惜我对他们的信仰一点感觉也没有,以为是老年人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

一周之后,我从旧金山飞到亚特兰大,真正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跟许多留学生一样,开始都有一个艰难的适应期,尤其是在饭食方面。我曾经在校园附近的一个麦当劳吃了一个星期,将嘴巴都吃起了泡。自己也尝试着开火,可惜对我而言做菜远比学习困难的多。因此每天不是鸡腿炖白菜就是白菜煮鸡腿。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也曾去教会蹭过一次饭。伙食是不错,可惜受不了基督徒们“神经兮兮”的样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直到我妻子明波在1998年年底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才将我的肚腹从水深火热当中救出来。

虽然明波将我从厨房里解放出来,但新的烦恼和痛苦也随着她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生活在一起非常的不和谐。问题是我们有太多的不同。出身背景不同,所受的教育不一样,性格差异非常的大。我自小贫穷,常有饥饿与寒冷威胁我,她自小受父母的呵护,很少受到困难。我很年轻就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生活,而她一直很少离开父母。这些都导致了我们多方面的冲突。对人的喜好、用钱的方式、代人接物等等,几乎生活上,我们没有什么能达到统一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两人的脾气都不好,吵吵闹闹就成了家常便饭。我说我天天被学业研究家里的经济压得透不过气来,而她说她孤独寂寞在家里烦闷得要死。吵架的时候,伤人的话是免不了的,火药味也只有越来越浓。到最后,她的心中有一团火,一触即发,终日以泪洗面,不该说的话也说过无数遍,而我则时常哀叹自己的命运,黯然伤神,因为我活着没有快乐,我也看不到我们婚姻的将来。这是我和明波1998年底到1999年年底的婚姻生活的真实情况。其实我们当时也有很多的朋友,大家也经常一起救牌如救火,或轮流到各家聚餐。可惜我们的圈子里几乎没有基督徒,零星有几个,也因为受不了我的尖酸刻薄而没法与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在我们遇到生命中的各样难处时,有的只是从人来的智慧。也因此作了许多的愚蠢的事甚至是得罪上帝的事。

感谢上帝,在我们的婚姻即将破裂,明波和我都心疲力尽的时侯,有朋友邀请我太太去参加校园团契举行的BBQ,(未完待续...)

2。重生得救(1999年底-06/2000)


3。我知道谁掌管明天(06/2000-08/2003)

4。灵程路上(08/2003-07/2007)

5。橄榄成渣(07/2007-07/2008)

6。He-Ne-Ni(我在这里)(07/2008-)

2 条评论:

Unknown 说...

继续!期待中...

Wenbin Yu (余文斌) 说...

最近实在太忙太忙。